关于死亡,我与孩子的对话

2014年08月31日 儿童 没人吐槽 3134次浏览
博客主机

一个月以前,家里的一位亲戚生病去世了,我们带着4岁多的孩子去参加追掉会。去之前,家里人明确反对让孩子参加,一是认为孩子不应该去那种地方;二是怕孩子去了可能心理承受不了。我也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于是转头问孩子:“你大姨父去世了,你想去看他最后一眼吗?”他说:“我要去,我要去。我很久都没有看到他了,我还记得他以前带我去长江游泳呢!”尽管家人一再反对,但我还是决定让孩子去殡仪馆参加追掉会,因为这是他人生必须要经历的世事之一。

一路上,我们一家人都很伤心,当然除了孩子。他很兴奋,不断地问我:“爸爸,那个什么馆里有很多人吗?在那里可以见到我的表哥表姐吗?那里应该很好玩吧?”我给他解释道:“是的,很多人都会去那里,因为大姨父去世了,大家都会去悼念他。”他继续问:“爸爸,‘去世’是什么意思啊?”我想了一下说:“‘去世’就是死了,是生命的结束,也就是以后再也见不到了。”看到孩子没有反应,我接着说:“你大姨父因为得了很重的病,以前你不是去医院看过他吗?现在他的大脑和身体都已经停止了工作。”孩子若有所思:“哦。”我补充:“待会儿我们到殡仪馆时要保持安静,不要到处乱跑。”

到达殡仪馆时,孩子快步跑进了大厅,然后跟着我们一起上香。上香时,孩子觉得很好玩,而且不断地在笑。我只是小声地提醒他要保持安静。看着在棺材里面的大姨父,孩子问:“他为什么躺在那个盒子里面呢,是睡着了吗?”我小声说:“大姨父去世了,再也不能动了,也不能陪你玩了,也不能陪你去长江游泳了。”说完,他一个人旁边待着,看起来很无聊的样子。不一会儿,他蹦蹦跳跳地说出去找表哥表姐去了。

参加完葬礼回到家,几天之后我们路过一小区门口,帐篷里传来一阵哀乐声。孩子又跟我说:“爸爸,这个音乐与大姨父那个一样。”“是的,这是哀乐,人死了都会播放这个音乐,”我接着说,“听到这个音乐时你心理有什么感受?”孩子小声地说:“爸爸,我有点想大姨父了。”我说:“大姨父已经死了,上次我们在殡仪馆已经与他告别了,他去了另一个世界;我们可以想念他、怀念他,但我们永远也见不到他,他也见不到我们了。”

见孩子没出声,我接着说:“每个人都会死的,有的像大姨父一样,因为生很重的病而死,所以我们要好好锻炼身体;有的因为出车祸而死,所以我们遵守交通规则;也有人因为不注意安全从很高的地方摔下来而死,所以……”“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对吗?”孩子很快接过话头。我高兴地点点头说:“对了,一定要注意安全。”我接着问道:“除了人会死,还有什么会死呢?”孩子想了一会儿,说:“恩,树也会死,我们家楼下有一颗树的叶子干了,它已经死了;还有,恩……蜘蛛也会死,以前我在路边看到一只蜘蛛一动不动,它也已经死了。”“对,你说得都很对,人、动物、昆虫和植物,凡是有生命的最后都会死亡,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所以我们应该好好保护我们自己呀,好好锻炼身体。我们也要更爱爸爸妈妈,要爱护小动物,要爱惜花草树木。”孩子听了,若有所思。

每个人都会面对死亡,不同的是有的选择逃避,有的选择勇敢面对。当周围有死亡事件发生时,成人往往选择让孩子回避,忌讳与孩子讨论死亡话题,认为这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伤害;甚至当孩子主动问起“死亡是什么”时,我们往往会说,小孩子什么都不懂,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其实恰恰相反,尽管幼儿对于死亡还没有清晰的认知,但几乎所有的孩子在生活中都有接触死亡的经历,无论是来自书本、动画片,还是现实生活中。与其回避,不如直接与孩子讨论,在讨论中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的死亡概念。而且我们会发现,幼儿对于死亡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害怕与恐惧,而真正的恐惧来自成人自身的想象。通过正确的方式与孩子讨论死亡,可以引导他们怀念逝去的亲人、伙伴;孩子也可以学会正确面对死亡事件,避免形成心理阴影;更重要的是,可以教育孩子更加关爱自己与他人的健康与生命,教育他们在生活中勇敢表达地对亲人的爱和对他人的关心。这才是生命教育的真谛。

博客主机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