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做作业,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吗?

2015年01月12日 小学 1 次吐槽 3380次浏览
博客主机

以前有一个老头,他叫特里普利特,他很无聊,做了一个实验证明了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表现更好,后来又证明了儿童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能提高提高活动效率,这叫社会促进。

后来又有一个老头,他叫扎云克,他也很无聊,做了一个实验证明来特里普利特的“社会促进”也有特殊情况。他认为当有其他人在场旁观时,提高的是人们擅长的、更易于表现的行为效率,而作业活动是复杂的、生疏的和技术性的,就会因为他人在场导致驱力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工作效率,这叫社会抑制。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该不该陪孩子做作业?粑麻是那个“社会促进因子”还是“社会抑制因子”?

傍晚时分,我家孩子坐在对面做作业呢。她11岁半,六年级。

和孩子班上家长聊过做作业的事儿,极少数孩子不需要陪伴,大部分家长都觉得小学阶段还得陪伴,但陪伴的方式有讲究。我只说说自己家的孩子。

孩子幼儿园阶段,我和孩子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留下一些隐患。待孩子上小学的最初两年,也没有及时抓孩子的日常习惯,导致孩子上三年级的时候,分心问题比较明显,如今也在和这个顽疾在作斗争,但是日渐转好,效果明显。

以前我们让她在自己的房间里做作业,但是孩子管不住自己,她自己也这么讲,她希望我能陪伴在她身边。后来我们就让她坐在餐桌上做作业,一旦发现小手上拿着玩具或零食,立刻就给她收走,课外书也收到一边,让她的四周清清爽爽。餐桌比较大,她坐在我对面,我工作用的电脑也放在餐桌上。她做作业,我工作或做家务,灯下一片宁静。我们吃过饭后也立刻把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餐桌上没有饭菜的踪影,变成了办公桌和书桌。这就避免了孩子依然停留在就餐时的松弛状态,而开始紧张起来,知道要用心对付作业了。

每个孩子先天气质不同。台湾育儿专家梁旅珠写她的一双儿女,老大是女儿,性格沉静专注,功课几乎不需要父母操心,自制力很强;老二是儿子,个性躁得多,梁旅珠对待两个孩子的教育方式就因孩而异。她的儿子做功课,她就得守在旁边不时给予提醒。

训练的过程,是教会孩子方法,授人以渔的过程。训练方式是:当孩子放学时,和她聊几分钟,了解:

⒈今天各科作业的量有多少?

2.各科作业的难点是什么,为什么觉得难?你打算怎么下手搞定这个难点?

(后来这个问题也演变成:这科的作业是体力活儿还是脑力活儿——所谓体力活儿就是指类似抄写生词之类的,这种作业我们都让她放到精力不济的时候去做)

3.今天计划先从哪一科开始做,为什么?比如精神好就从难点开始搞定,精神不好就先干“体力活儿”。

以上这些问题,主要是4~5年级的时候问的较多,目的是帮助她自己学会这样去思考。但也未必每天都问,尤其到了六年级,她掌控作业的能力已经高于5年级,这时我们就不会问那么仔细了。有的朋友以为我是个爱好管控的妈妈,其实非也,我本质上是个懒人,必要的管都是为了今后慢慢可以不管。

(补充一段:孩子5年级的时候,我们还学会了观察孩子就餐时的表现,比如若看到孩子晚餐吃得特别多,别以为那是孩子胃口特别好,很可能是当天的作业她感到压力大,在拖延时间。因为晚餐是孩子最放松的时候,她既能享受美食,又能边吃饭边看心爱的课外书,孩子本能地希望延长这种舒适美好的状态。所以,我们给孩子规定了晚餐最多花多长时间吃完。另外,若放学回来的时间还早,听她讲当天的作业还比较多,那就让她边等吃饭边开始做点容易做的作业,这样,作业这件事就“开始”了,而且给孩子一种积极的信号:搞定一点就少一点压力。吃饭更香,而且更不容易拖延时间,因为她已经“开始”了。但是,到了6年级,这种现象只是开学的头两周出现过,很快孩子就适应了上学的节奏,5年级训练过她见缝插针完成作业的能力又凸显了,她往往能在学校里就做完不少作业,回到家里就会相对轻松一些。)

以前只是问一句“今天作业多吗?” 是很不够的,不够专注的孩子往往会避重就轻,把麻烦的作业放在后面,而孩子觉得作业麻烦,是因为孩子没学会分解麻烦(好多大人都还不会呢,何况大脑处在发育中的孩子)。

我们的陪伴,因为重点在帮孩子掌握方法,逐步强化自我管理,所以并不会让孩子失去自主性。孩子尝到掌握方法管好自己的事情的甜头后,慢慢就会主动和我们交流今天作业的难点,以及她自己是怎么思考这个难点的,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协助,哪些她自己能搞定,她都能慢慢学着进行分析了。她已经知道提前思考的好处,也知道多复习几次的好处。所以,如果老师布置了作文,她一般都会先思考要写什么,大致会写哪几点,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等打开作业本的时候才去思考要写啥。到了6年级,她已经开始主动估算各项作业需要的时间,虽然还是会有偏差,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我们很是鼓励,然后帮她分析为什么有时候她估算的时间和实际的时间有较大差距。

需要在作业本上签字时,我们都不马虎。爸爸检查数学作业,如果发现有错,不会直接告诉她哪一题有错,而是告诉她,这里面错了两道题,自己找,迫使她自己再次检查一遍自己的作业,强化检查的习惯。到发现了错题后,接着和她讨论为什么会出错,是概念没理解,还是省略了必要的步骤,等等。爸爸特别重视要求她具备一遍就做对的能力。每周会回顾本周作业的质量,比如为什么这一周数学作业甲+这么少,而甲-这么多?是粗心大意,写得不工整,还是其他原因?要求她下周必须扭转局面,要多争取作业的高质量,多得甲+。最近数学测验,她得了99分,沮丧自己没得100分,错了一道很简单的题,我们就告诉她,如果平时作业甲+较多,得100分的概率就高多了。这样她就会把作业质量和考试成绩联系在一起,会主动提升做作业的质量。

我负责检查语文作业和英语作业。语文作业我只看老师上次的打分,如果不是一百分,我就会仔细看错在哪里了。如果是一百分,我就不管了。我对语文学习的看法是,阅读是基础,我平时会花校多心思帮她物色课外读物,她的阅读量在班上可能排第一。对于字词的基础训练,我向来没有花多少时间去具体管,而是买了教辅让她自己学,加上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孩子也就不敢太掉以轻心。写作文上我也没怎么辅导,连错别字都懒得管,因为班主任平时对这些基础抓得挺严,我们就没必要花额外的时间了。但是到了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的时候,我还是会辅导孩子学会考试,比如分模块复习,和她一起分析她的薄弱环节,多做专项练习。很快孩子就学会了这个,自己就根据模块来列复习计划,逐项打勾。

最近我抓的比较多的是她的英语学习,她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换了三个英语老师,三四年级较多的就是英语,以前的老师教学质量不高,留下隐患。加上小学英语现在不讲语法和音标,给孩子学习还是带来了好些困扰。她的英语考试成绩虽然不错,但是基础不扎实。所以三门功课中,我花时间相对但所谓多,也就是每天20分钟~半小时。听读背每天必须都有一点成果。就这样坚持了两个学期,音标的概念已经有了,也知道根据音标来背诵记忆单词了。语法的学习刚开始,也是计划耐心坚持辅导,帮她建立起概念,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后记:麻麻是一个典型的“社会促进因子”,赶脚麻麻比女儿还要爱学习。不过相信大多数粑麻还是比较懒滴,做不了学霸那就学些小技巧回家,助您家小学霸一臂之力吧!

⒈怎样的握笔姿势能把字写得又快又好——这对孩子能快速完成作业和考卷十分重要。

2.怎样用不同颜色的笔在课本上做标注和笔记,而又不至于把课文都弄得看不见了笔记需要记录哪些内容?怎样用字母和符号进行速记?等等。

3.怎样写数字和公式,既清晰美观,又很快。——要求孩子必须打草稿,必须下笔前估算纸上空间的安排。

4.怎样听懂英语老师的课堂用语。——作针对性训练,强化预习环节。

5.重视预习和复习,而预习的重点在于能提出问题,从而带着问题上课;复习则需要找到薄弱环节,越薄弱越多投入时间复习,而且让孩子学着把薄弱环节想得比较具体,这样她就能够看到问题而有解决的思路,且能估算到需要多少时间能搞定这薄弱环节,从而学会见缝插针复习。

总之,我们认为,家长对孩子做作业的陪伴,关键还是理念要清晰,要知道现在陪伴是为了今后无需陪伴,具体来讲,我们的目标是小学6年级做作业的陪伴,为的是初中做作业的较少陪伴,以及高中做作业的无需陪伴。如此,我们认识到在陪伴时需要抓的就是各项基本习惯的养成,常抓不懈,让孩子品尝到好习惯带来的甜头,从而乐意去坚持。

1 条留言  访客:0 条  博主:0 条

  1. 虽说他无权说出大多数并且代表大多数人,但是像这样的言论也没有必要理会

博客主机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