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24小时内的常规三针:卡介苗、乙肝疫苗和维生素K1

2014年04月15日 婴儿 没人吐槽 13795次浏览
博客主机

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是国家规定要接种的,但维生素K1国家并没有规定使用,所以产院没给宝宝用维生素K1也不奇怪,只是你确实也需要了解补充维生素K1的重要性和方法。

 

卡介苗(BCG)

 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考虑我国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和接种卡介苗后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结核的收益超过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1剂卡介苗,是我国结核病防控措施之一。我国约定卡介苗接种于新生儿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如新生儿因早产、低体重或疾病等不能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应在体重增加至2500克或疾病康复后及时补种。我国卫生部在卫疾控函[2008]299号中对卡介苗补种有过明确的说明:未接种卡介苗的儿童,3月龄以下可直接补种,3月龄~3岁须先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阴性者可补种,≥4岁不予补种;已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补种。鉴于尚无足够证据表明卡介苗加强(复种)可提高预防结核病的效果,而有证据表明加强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自1997年起,我国已取消对农村及城镇7岁和农村12岁儿童的卡介苗加强。

 

卡介苗是目前唯一一种含活菌的常规疫苗(鼠疫疫苗和炭疽疫苗也是活细菌疫苗,但不是常规疫苗),这一特性使其成为引发人体感染能力最强的疫苗之一。接种后2~3周左右,接种局部会出现红肿的硬结,平均直径在10毫米左右,然后中央逐渐软化形成白色脓疱,可自行吸收或穿破呈溃疡,大约2~3个月结痂,最后形成永久性疤痕(卡痕)。大约九成以上的受种者在接种局部都会发生溃疡,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即可,不要自行排脓或揭痂,如溃疡直径≥10毫米且≥12周不愈请就医。如接种后,接种侧的颈部、腋下、锁骨上下等处的淋巴结肿大甚至化脓、破溃,则考虑卡介苗淋巴结炎的可能性大,一般给予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后可治愈,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卡介苗淋巴结炎的发生率<1‰。全身播散性感染是卡介苗最严重的致死性的不良反应,大多发生于免疫缺陷儿童,国际痨病联合会报告其发生率为0.22/100万剂。

  

乙肝疫苗(HepB)

 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基数庞大,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传染新生儿是我国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由于婴幼儿感染乙肝后变成病毒携带者的比例高达90%左右,而青少年和成人感染乙肝后变成病毒携带者的比例大约为5~10%,所以乙肝疫苗接种的主人群是婴幼儿,特别是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新生儿。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标准程序是:出生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并在满1个月时接种第二剂、满6个月时接种第三剂。如新生儿体重低于2000g,应在出生后1个月开始按0、1、6个月程序接种。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部位一般为右上臂三角肌肌内(因为通常与卡介苗同时注射故采取不同部位)。如按标准免疫程序接种后,无抗体产生,可再按标准程序接种三剂(可换不同工艺的疫苗或提高剂量等,假如第一次用的是低剂量5ug,则第二次可用高剂量10ug),若仍无抗体产生,不需要再次接种。如按标准免疫程序接种后,发现抗体转阴,健康人无需加强免疫,血液透析和免疫缺陷患者则需考虑加强。

 

乙肝疫苗被认为是目前最为安全的疫苗之一。接种后局部反应以一过性疼痛多见,偶有红肿硬结等,全身反应以低热为主,过敏等情况发生率极低。最常见的偶合症是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见于2周~3月龄婴儿。目前在乙肝疫苗的剂量和是否同时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问题上仍存在不同意见。一些证据表明单独接种10ug乙肝疫苗比单独接种5ug乙肝疫苗的母婴阻断成功率更高,约可提高5个百分点,将阻断率提高到95%左右;但接种10ug乙肝疫苗的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是否能进一步提高阻断率尚存争议。一般,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母亲生下的新生儿,只需接种乙肝疫苗,选择10ug剂量可能效果更好;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生下的新生儿,在自愿的基础上,可选择在接种乙肝疫苗的同时于不同部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如接种5ug乙肝疫苗,应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IU),因为乙肝免疫球蛋白作为一种血液制品,有潜在风险。

  

维生素K1

 维生素K缺乏将导致凝血因子合成不足,会影响凝血过程,容易出现自发性出血或受外伤后出血不止。由于胎盘对维生素K的通透性很差,孕期母亲体内的维生素K很少进入胎儿体内,因此新生儿体内没有储存足够的维生素K,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体内维生素K水平更低,此外,由于新生儿肠道内细菌少,无法自己合成足够的维生素K,且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也很少,因此,新生儿常发生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可发生于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也可发生于出生后1~3个月甚至半年内,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消化道和脐部,极少数会发生颅内出血,颅内出血病死率高,幸存者也常遗留神经系统的后遗症。目前认为,出生24小时内肌注一次维生素K1对预防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的效果肯定。医院出生的新生儿,通常在出生后立即肌注一次维生素K1。尽管我国各地各医院使用维生素K1的剂量和做法并不统一,但单次剂量都不会超过5mg,通常正常足月新生儿常规肌注1剂,早产儿、母亲产前使用抗惊厥抗凝或抗结核、及妊娠分娩过程中有并发症等的新生儿常规肌注3剂(连续3天每天1剂)。

 

使用维生素K1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多为静脉给药,肌注维生素K1不良反应较少。1990年有报道肌注维生素K1有增加日后患白血病或其他癌症的风险,一些国家遂转用口服法,但后续更多研究认为,这一结论不能确立——虽不能百分之百排除,但风险很小。目前国际上肌注和口服维生素K1一样流行。国外较为公认的做法是,新生儿在出生时和生后3个月内补充维生素K1,常用方案是:新生儿出生时肌注维生素K11mg或口服维生素K12mg一次,此后,每隔10天口服2mg直至3个月(共十次),或分别在1周和4周时口服5mg(共三次)。

 提醒:

出院前请咨询助产士或为宝宝做体检的儿科医生,你的宝宝是否使用过维生素K1。

不论出生时是否使用过维生素K1,6个月内的婴儿出现不明原因出血现象时,都需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慢性腹泻、肝胆疾病、脂肪吸收不良或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儿,应注意补充维生素K1。

博客主机

给我留言